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请问大家《论语别裁》这本书说的什么道理谢谢!(论语别裁经典句子赏析)

请问大家《论语别裁》这本书说的什么道理谢谢!(论语别裁经典句子赏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08    点击:  441 次

请问大家《论语别裁》这本书说的什么道理谢谢!

网上有关“请问大家《论语别裁》这本书说的什么道理谢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论语别裁经典句子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论语别裁》,就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这本书就是对《论语》的注解,并以当代人所能接受的故事来表述出《论语》的思想,是使大众能够易于学习它,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更快的了解《论语》的内涵。其所阐述的道理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道理。

论语别裁经典句子赏析

国学第三篇,终于轮到这本心心念的儒家经典了,可以说孔孟思想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思想的精神文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处世上无不运用。

《论语》是华夏民族精神与思想的追本溯源之书,中国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又以孔圣人为代表、而孔圣人的言行又以这本《论语》作为核心。《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共20篇,本文摘取了前4篇中感触较深的语句并加以解读,后续的篇章总结还在陆续整理中。

上来第一句想必都耳熟能详了,哈哈。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和见习的“习”。按照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其实这是不对的。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或者说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与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随时随地要有思想、要有见习、要有体验,要有反省,这便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开心,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能这么做呀!一定会出毛病的。”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随时注重“时”与“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教我们的领导之德和该有的修养。领导一个大国家,领导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就要“敬事而信”,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人不敬其事的。和尚敲钟,过一天算一天。对一件事认真负责则是对自己认真负责,要做到“传不言之教”以身作则。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学问。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或者叫初因,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这是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即看他办事的动机,也就是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同样一件事,由于根本上的出发点不同,可以看出做事人不同的为人。访贫问苦的不一定有爱心,可能仅仅是为了作秀,骗一骗镜头前的观众;声色俱厉的也不一定是坏人,可能是真心为大家好,不想看着你们犯错误。区别在哪里?就是动机。动机不纯,居心不良,就是做的事情看上去再好,也肯定不是个好人。

第二句话:观其所由,即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初动机和目的,采取的是什么手段。大家都想发财,有的靠黄赌毒,有人靠物美价廉的产品,手段大相径庭,人品高下立判。

第三句话:察其所安,即看他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或者说在他很放松的情况下,他都喜欢做些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人和人不同之处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如此。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按部就班做工作,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但一到业余时间,这是自己完全自主的时间了。他是用过学习充电上?还是用到喝酒交际上?还是用到打牌麻将上?处理业余时间的不同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抱负,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在其所安之事上,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为人。

关于为人的一些要点。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

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来简单解读下孔子所提倡的“仁”,从字面意思来看,人旁边加个二,“二”是两个人,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描述仁:“克己复礼”和“爱人”。“克己复礼”是强迫自己遵行各种礼法,这是仁的内在修炼方法。“爱人”是跟所有人都能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这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遵行各种礼法,所以表现得彬彬有礼、敦厚可亲,能够跟所有人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达到自觉遵行各种礼法的境界。如果所有人都能对自己要求做到这种“仁”。那么孔子理想中的世界大同就实现了。

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这里的道姑且理解为与老子的道一致,都是形而上的道。

大致的意思是,为道而死,不会留下什么遗憾。进一步展开来说的话,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应该去追求什么,明白了。人生最终的归宿也是要死的,也明白了,推论得知,要为自己追求且坚持的东西就应该义无反顾,不畏死亡。这本身就成为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抽离了这个追求,人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这样,为追求这个人生的“道”,就需要大智大勇,做好一切的准备义无反顾的向死而生。

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约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个人行为和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一个良好的习惯,哪怕它很小,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大有助益。

未完待续···

《论语别裁》分为上下册,一共800多页,要读完并整理出来真的很不容易。贵在坚持,希望可以从一而终的读完,按照这个节奏,应该还会再写3篇,再接再厉!

《论语别裁》第13章 子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一天问孔子,他说一般人都说,不要随便说话,尤其是从政的人,在上面领导的人,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兴邦”,有这个道理吗?孔子说,话并不是那样说法。“一言而可以兴邦”,这句话是一个原则,譬如说有一句一般人都知道的话“为君难,为臣不易。”这不就是一句话吗!做***困难,做干部也不容易。

这也就是孔子的机会教育,他对自己的国君,不好意思直接教训。可是趁这个机会,举出这句话来作例子,无形中教育了他。鲁定公本人就是***,所以他说假使一个人懂了“为君难,为臣不易”这句话,就可以兴邦了,事业前途无量了。这段文字很简单,如以历史的事实来讲,一言可以兴邦的史实很多,试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论:“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就是这个道理,不但国家天下事如此,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由贫穷而变成富有,是创业难,至于子孙的守成,又是一个大问题。究竟哪一个难?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上,素来认为两皆不易。另一个例子,宋高宗曾说过,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其实这句话,春秋战国时,卫国的蘧伯玉也这样讲过,人由于年龄的增加,经验的累积,回过头一看,才发现过去的错误。这些都是“一言兴邦”的实例。



《论语别裁》一·感悟心得

国学第三篇,终于轮到这本心心念的儒家经典了,可以说孔孟思想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思想的精神文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处世上无不运用。

《论语》是华夏民族精神与思想的追本溯源之书,中国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又以孔圣人为代表、而孔圣人的言行又以这本《论语》作为核心。《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共20篇,本文摘取了前4篇中感触较深的语句并加以解读,后续的篇章总结还在陆续整理中。

上来第一句想必都耳熟能详了,哈哈。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和见习的“习”。按照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其实这是不对的。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或者说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与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随时随地要有思想、要有见习、要有体验,要有反省,这便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开心,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能这么做呀!一定会出毛病的。”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随时注重“时”与“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教我们的领导之德和该有的修养。领导一个大国家,领导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就要“敬事而信”,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人不敬其事的。和尚敲钟,过一天算一天。对一件事认真负责则是对自己认真负责,要做到“传不言之教”以身作则。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学问。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或者叫初因,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这是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即看他办事的动机,也就是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同样一件事,由于根本上的出发点不同,可以看出做事人不同的为人。访贫问苦的不一定有爱心,可能仅仅是为了作秀,骗一骗镜头前的观众;声色俱厉的也不一定是坏人,可能是真心为大家好,不想看着你们犯错误。区别在哪里?就是动机。动机不纯,居心不良,就是做的事情看上去再好,也肯定不是个好人。

第二句话:观其所由,即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初动机和目的,采取的是什么手段。大家都想发财,有的靠黄赌毒,有人靠物美价廉的产品,手段大相径庭,人品高下立判。

第三句话:察其所安,即看他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或者说在他很放松的情况下,他都喜欢做些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人和人不同之处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如此。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按部就班做工作,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但一到业余时间,这是自己完全自主的时间了。他是用过学习充电上?还是用到喝酒交际上?还是用到打牌麻将上?处理业余时间的不同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抱负,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在其所安之事上,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为人。

关于为人的一些要点。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

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来简单解读下孔子所提倡的“仁”,从字面意思来看,人旁边加个二,“二”是两个人,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描述仁:“克己复礼”和“爱人”。“克己复礼”是强迫自己遵行各种礼法,这是仁的内在修炼方法。“爱人”是跟所有人都能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这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遵行各种礼法,所以表现得彬彬有礼、敦厚可亲,能够跟所有人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达到自觉遵行各种礼法的境界。如果所有人都能对自己要求做到这种“仁”。那么孔子理想中的世界大同就实现了。

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这里的道姑且理解为与老子的道一致,都是形而上的道。

大致的意思是,为道而死,不会留下什么遗憾。进一步展开来说的话,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应该去追求什么,明白了。人生最终的归宿也是要死的,也明白了,推论得知,要为自己追求且坚持的东西就应该义无反顾,不畏死亡。这本身就成为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抽离了这个追求,人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这样,为追求这个人生的“道”,就需要大智大勇,做好一切的准备义无反顾的向死而生。

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约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个人行为和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一个良好的习惯,哪怕它很小,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大有助益。

未完待续···

《论语别裁》分为上下册,一共800多页,要读完并整理出来真的很不容易。贵在坚持,希望可以从一而终的读完,按照这个节奏,应该还会再写3篇,再接再厉!

《论语别裁》南怀瑾读后感作文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论语别裁》南怀瑾读后感作文,希望你能喜欢!

《论语别裁》南怀瑾读后感作文篇一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扩展,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标识。《论语别裁》是台湾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一部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以下是我概括的其中的几个论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我们在初中时就已学过,当时老师带着字字对应翻译。译作:学习知识并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么,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愤怒这才是君子。这样的翻译使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和习。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好,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学问,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开始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

 有朋自远方来,远,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这个远是形容知己的难得。一个人哪怕轰轰烈烈做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所以说得一知己,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人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会深痛反省,这样才算得上是君子。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领导一个国家要敬事而信,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一项任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所以要敬其事,说了的事就一定要兑现。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知识就会没有用,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和信心。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要自尊,也要尊重每个人的自尊心。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的。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处,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取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读过《论语别裁》之后,让人不禁为南怀瑾先生的深刻思想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所折服,同时,也对《论语》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研究《论语》就会知道孔子是讲究做人做事的。什么是好的人,怎样是好的事,如何作好人做好事,读过之后,自会有深切的体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它的演变发展当中,孔孟思想是重要的一环。《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语行事,它代表了孔子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蕴藏了多少文化宝藏,我们必须去挖掘它们,了解我们的文化宝库,《论语》是我们前进的第一步,而《论语别裁》则可以帮助我们迈出这一步。

《论语别裁》南怀瑾读后感作文篇二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别裁》南怀瑾读后感作文篇三

 近日,课业之余,或睡前静卧,或周日赋闲,随意而安,清茶相伴,读先生之《论语别裁》。

 今之吾辈,对国学望而生畏,恐与古文晦涩难懂有关;对国学望而生厌,也许皆以之乎者也,迂腐守旧观之。今聆听先生娓娓而谈,古今逸事,人生家国,信手拈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论语别裁》顾书名知其意,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儒学经典着作《论语》基于其自我理解之上作出的一种新解,故称别裁。这种新解当然不是对于经典的离经叛道,也不是对经典的势利功用,而是南怀瑾先生基于其毕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及通古今融中西之功的学识升华。它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思维去解读这一本中国人必读的儒家思想经典,并从中获取养分,受到启迪。

 这本别裁里的思想是教我们如何读《论语》。虽然时代不同,见解不同,且不评孰对孰错,一本文言《论语》拿来,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教我们的读法就是以经解经释名言。

 如果象孔孟后世一些人一样,将《论语》一段、一句分开,不把论语二十篇当作一个整体融会贯通来看,就很有可能误解孔孟语录的本意。比如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如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那不是太势利了!还什么圣人呢但我们联系上下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及后面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等句,我们是否应理解为,前面要人自重,后面要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现实就是,人各有所长,学人长处避其短处,当如是。

 《论语》是一本语录集,一句一句可以当作名言来看。又看似一段一段没有体系,其实它是经过孔子弟子们精心编排的,是首尾相连不可分割、支解的。另外,以经解经可以是本经的首尾前后相解,也可以它经来旁通此经,如用佛经解论语,也有相通。

 我们要知道从前的先贤圣者做学问是以人格修养为观察点,与现代人着重看有没有价值而学习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不能以现代的标尺衡量先辈们的观点,因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究竟谁对谁错谁强谁弱还很难说,还要看今后的变化。

 另外,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相同的词句,意义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误解。比如,自然一词,现在大家都以物理的大自然为概念,但在《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一句,这时的自然就不是物理的大自然了,应为本自当然如此之意,是说道效法自己的意思。

 所以南先生对论语的别裁自然会招来一些学者的非议。人情见得多了,而又不困于人情,仍有所依持是非分明,说出话来往往就成了智慧。至于是不是《论语》本来面目,有什么打紧只要参照其他平实严谨的本子就行了。南先生也只是借着《论语》来说事儿,还说得特别有趣、妥帖。读书嘛,管他谁对谁错,要读出自我才有味道。

 《论语别裁》使我们感到《论语》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一部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文献而已。就好比我们学习驾驶,第一步就是要背诵交通规则,以便能够顺利驾车。路有多种,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间小路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桥等等,各种各样的路况,需要不同的操控方法。人生呢有多重身份,有多重职责,有多重的行为选择;人和人之间又有多重差别,所以人生世上犹如汽车行驶路上,不同情况不同的操控选择。经历不等于经验,经历是曾经做过的事情,经验是在做过的事情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所以,经历是经验的前提条件,但是经验未必是经历的必然结果,要使经历有价值,提升到经验,我们不但要实践地学,还要随时随地地总结、反思,就是习,即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别裁》,可能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

 南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当时,先生即对现行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先生言: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一味强调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这是先生的忧患意识,他也曾在书中说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

 这个世界,人是决定性力量。若是人文尽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这个世界何能不乱所以,《论语》跨越几千年、传承至今,而且必将继续延续,以其人性的光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程!

关于“请问大家《论语别裁》这本书说的什么道理谢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337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